2022年11月,廣東省教育廳網站正式發布《廣東省中小學閱讀空間建設與管理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這是繼《廣州市中小學閱讀空間指南》《海南省中小學閱讀空間建設與管理指南》之后,由地方政府發布的第三份指南。以引導全省各級學校大力建設功能適用、書香濃郁、特色鮮明的高品質閱讀空間,優化管理,提供閱讀服務。
據了解,去年發布的《廣東省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就明確指出圍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以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強化中小學圖書館(室)建設,推進圖書館(室)信息化管理。
《指南》提出,到2025年,廣東要建設理念更加、保障更加、制度更加完備、服務更加的高質量中小學閱讀空間建設與管理體系,推動全省中小學閱讀空間與閱讀服務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促進“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氛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思想道德素養和科學文化素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努力營造書香校園的濃厚氛圍,促進全民閱讀。
《指南》適用于廣東省全日制中小學校新建、改擴建的閱讀空間建設與管理。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專門學校等機構可參照執行。閱讀空間主要包括圖書館(室)、泛在閱讀空間、智慧閱讀空間、合作型閱讀空間、數媒閱覽室等類型。
《指南》提出,要加強中小學閱讀空間建設的頂層設計與協調推進,鼓勵將閱讀空間建設納入學校發展整體規劃,新建學校按本指南要求設計。加強面向鄉村學校、薄弱學校與小規模學校的傾斜幫扶。在建設中,要建設彰顯嶺南文化與地域文脈,體現“一校一品”的高品質閱讀空間。同時要加強數智融合,創新發展。推動中小學圖書館活動的課程化、常態化、體系化發展。
在選址方面,中小學閱讀空間以圖書館為主,泛在閱讀空間、智慧閱讀空間、合作型閱讀空間等為輔。有條件的中小學校可以設立獨立的圖書館舍。12班及以下小規模學校可只設閱覽區與藏書區。接受殘疾生源隨班就讀的學校圖書館,宜結合圖書館設特教資源室,并依有關規定配置相關特殊教育資源。鼓勵學科教師成為閱讀空間兼職管理人員。支持學科教師深入參與閱讀空間建設,利用閱讀空間開展與學科相關的閱讀活動。鼓勵家長和學生志愿者參與學校圖書館的活動。
《指南》提出,教學期間,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原則上不少于40小時,確保每天課余時間、和寒暑假期間對師生有效開放,住宿制學校鼓勵適當延長課余開放時間;特別要為家庭貧困學生、農村學校學生、特殊群體學生提供便利讀書條件。提倡小學生每天課外閱讀半小時,中學生每天課外閱讀一小時,豐富學生課后生活,形成學校閱讀氛圍與文化。——轉摘《羊城晚報》